杭州西湖自被列入世界遺產地之后,每年接納中外游客日益增多。西湖景區家庭旅館憑借優美的環境、靈活的經營、實惠的價格,也愈來愈受到大量中外游客的青睞。但因家庭旅館多由農民自建房改造而成,缺乏整體規劃、消防基礎設施不完善,結構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隨著消防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大量家庭旅館尤其是開辦時間較長的旅館逐漸暴露出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為破解家庭旅館消防監管難題,西湖景區消安委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本著創新思路、規范管理、消除隱患、促進發展的思路,探索一條符合西湖景區特色的家庭旅館消防管理模式,現已得到杭州市法制辦批復同意。
西湖景區家庭旅館現有73家,絕大部分閣樓、地下室都無產權,無法取得消防審批,卻經常作為經營場所使用。家庭旅館的疏散樓梯基本無法設置成封閉樓梯間,除了歷史遺留的隱患問題外,普遍存在電氣線路私接亂拉、逃生通道狹窄、經營業主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給消防安全監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根據市委、區管委會領導“加強服務,善待原住民”的要求和意見,在鼓勵和扶植家庭旅館發展的同時,景區消安委在2011年先后多次組織各職能部門開展家庭旅館消防排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家庭旅館數量、分布、存在形式、消防安全隱患及整治重點、難點等情況,通過召開家庭旅館業主會議,聽取業主們的意見和建議。去年4月,區消安委牽頭組織區綜治辦、規建局、社發局、風景局及景區公安、消防等部門,赴云南、廣西等地,了解當地景區家庭旅館的消防管理工作的做法和經驗。消防大隊多次邀請省市消防局領導和相關處室人員對家庭旅館消防監管的難點進行技術指導。
區消安委借鑒省內外兄弟單位的管理經驗,結合名勝區家庭旅館建筑特殊性和消防狀況實際,擬訂《西湖風景名勝區家庭旅館消防、治安管理標準》,就家庭旅館無法設置封閉樓梯間的問題,允許降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設置敞開樓梯間,但每層開向公共疏散走道或樓梯間的門窗應設置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窗,且能自行關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防火安全,簡化了家庭旅館消防設計裝修程序,給業主提供了便利。同時以區行政審批中心為平臺,建立規建、工商、公安、消防、衛生、城管執法等職能部門參與的聯合審批制度。家庭旅館業主根據各職能部門的要求進行對照自查,并將相關材料報區行政審批中心各職能部門辦事窗口。各職能部門對申報審批的家庭旅館進行資料審查、現場踏勘等程序后,出具意見并加蓋公章。家庭旅館必須在得到全部審批部門合格的意見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標準上,要求家庭旅館的地下室采取不得住人、嚴禁經營的原則,閣樓部分建議作為臨時建筑進行聯合審批。
今年年初,名勝區管委會將家庭旅館消防管理創新模式報請杭州市法制辦,現經批復同意,下步名勝區管委會將以規范性文件實施,接下來由區法制辦牽頭,綜治、規建、工商、公安、消防、衛生、行政執法等職能部門做好轄區家庭旅館聯合審批工作,給西湖景區各村的老百姓開辟一條致富的途徑,同時也要在符合消防安全的前題下,為廣大游客提供一個價廉物美的旅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