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是當前假冒偽劣產品的代名詞。“李鬼”要進百姓家門,需通過流通環節來實現,這時候各類商家扮演起了重要角色。
在消防產品的監管中,工商部門主要負責流通環節。
張大中說:“工商部門的監管對象主要針對各經銷商家,堅決查處不良銷售商家,就阻斷了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渠道。”
利劍“鎖喉”黑心商家
“消防產品是工商部門監管的重點產品。”張大中說,去年,攀枝花、自貢等地工商部門專門組織開展了消防產品質量專項檢查行動。
在消防產品質量流通環節監管中,工商部門發現,目前消防產品的合格檢驗報告、合格證、有效期等標簽標識不合規范的情況比較突出。
“標簽標識是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不合規范會導致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辨別其質量好壞。”
張大中說,針對這一情況,四川省各級工商部門加大了日常巡查力度,重點檢查商家進貨查驗制度,查清進貨銷售渠道。張大中表示,經營者的主體資格也是工商部門檢查的重點。對于無照經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黑心商家,工商部門依法堅決查處,絕不手軟。“這就卡住了假冒偽劣產品流通的‘咽喉’。”
商品質量跟蹤監管
目前,四川省工商局正在積極推進和落實以商品市場準入、查驗登記、重要商品備案為主要內容的商品質量長效監管機制。
“督促商家在商品上柜時嚴格把關,查驗供貨商與生產廠家的資質。”張大中說,首先在商家這一環節構筑起一道防線。同時,指導商家作好進貨和銷售臺賬,掌控商品流量與流向,以便對于商品質量進行跟蹤監管。“如果發現商家銷售的消防產品出了問題,工商部門可根據臺賬記錄進行追查。”
按照消防產品的聯動監管機制,工商部門會將商品流通的“上線”即生產廠家和“下線”即使用領域的消費者情況及時通報給質監、消防部門,三部門協調配合,及時處置。
開辟維權“綠色通道”
在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同時,還應該暢通消費者維權的通道。張大中表示,去年四川省工商系統積極推進了消費維權網絡建設,為廣大消費者開辟消費維權“綠色通道”。
目前,四川在全省范圍內的709個商場、1715個市場、1877個超市、4348個城市社區、21629個行政村建立了“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形成了遍布城鄉的消費維權網絡。
消費維權服務站分布在群眾生活周圍,能夠及時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服務,為消費者的咨詢和維權行動提供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