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9時左右,深圳橫崗華茂工業園門口因為地下地下箱涵老化導致塌陷,造成了5人死亡。5月2日,該街道辦已經發布正式調查結論,承認箱涵年久老舊破壞導致事發。但是5月23日,事發街道辦則明確稱,此次事故為天災,是非責任事故。這一天災言論引起了網友的質疑。
質疑1:箱涵長期無人維護
箱涵為何會老舊失修?據新華網報道,于致昀稱,事發地所在的工業區是自發形成的,包括這條路,不是社區的,也不是市政管理(部門)的,是工業區自己打造、自己管理的。
于致昀還表示,據他了解,橫崗街道曾于5年前對事發地暗渠進行過較為全面的排查和清淤,當時的排查結果顯示,暗渠的情況是相對穩定的。此后,“日常的檢查應該是有的,但我們的人員不可能每年都下到下面去,下面是很危險的。”
而橫崗街道農林水管理中心主任李自朋則告訴新華網記者,從“三防”的角度,該中心每年都要對轄區內排水系統進行至少兩次檢查,但檢查只是局限于打開井蓋,目測排水是否通暢,并進行清淤工作。而事發地段道路下的排水箱涵修建比較早,里面的條件比較惡劣,同時并沒有規定要求必須派人下去查看排水箱涵的實際狀況,因此沒有查。
質疑2:多排水箱涵無管理主體
這樣的箱涵有多少,管理維護權責如何?
深圳市水務部門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地下排水箱涵情況極為復雜,存在管理主體未落實、排水管理體制變革等諸多問題。這意味著,深圳仍存在無主箱涵,無人管理維護。
據了解,早些年深圳地下排水箱涵存在多種建設體制,有的是街道出資建設,有的是區里出資建設,市水務集團也投資建設了一部分。而排水管理職責最早劃給了城管部門,2004年才劃到水務部門。此前深圳有一個約400人組成的事業單位,名為排水管理處,被撤之后這些人一部分劃到行政機關,另一部分人劃到水務集團管網部。
管理職責發生變化后,特區內管網通過水務部門驗收,統一移交給市水務集團管理。特區外的管網則由寶安和龍崗區水務局管理,在農村城市化過程中,事實上很多由街道在管。2010年,市政府下發關于理順特區外排水管理經營體制的文件,原則上要求街道不再管理排水管網,統一交由區里面管理,然后由區里通過向社會招標的形式,委托有資質的水務公司對市政管網進行維護和管養。
深圳市水務局作為統管全市水務工作的最高機構,是否掌握深圳到底有多少排水箱涵?有沒有經過大規模的隱患排查?昨日上午記者就此來到深圳市水務局了解情況,該局相關人士表示,由于相關處室負責人在外開會,將于今天上午接受媒體采訪。
網友的質疑一片,專家同樣也有質疑,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周劍云也表示此次坍塌事故不是坍塌,是人為事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