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安全帽佩戴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屢屢發生。
很多都是因為沒有系緊下頦帶,在事故發生時,安全帽意外脫落,沒有保護頭部,造成悲劇。
新安全生產法對此十分重視,在頒布的條文中便提出加強對工地安全帽佩戴的監管,違者嚴罰。
那么具體的規定都說了些什么?如果違反又將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聊聊這些事!
安全帽不系緊下頦帶等于沒戴

從事建筑行業的都清楚,前不久相關部門下發了新安全生產法,并在9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其中有一條規定明確表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保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而安全帽的佩戴標準便是必須按頭圍大小調整帽箍并系緊下頦帶,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其保護力。
對違反或者監管不當未正確佩戴安全帽的,會在監督檢查中責令立即消除或限期消除隱患,并處于罰款。
新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消除或限期消除,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拒不執行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像安全帽這類勞動防護用品,若生產經營單位未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被發現輕則責令限期改正處五萬元以下罰款,重則可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相關處罰還是蠻重的,建筑企業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蠅頭小利,造成嚴重后果,影響企業發展。
工程企業必須實現數字化的轉型!

無論是對施工人員安全帽佩戴情況的監督,還是安全帽物料的采購,其實都屬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部分。
傳統下, 這些工作只能通過人力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最重要的是無法實現管理的標準和統一,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很可能出現較大的風險。
那么對于工程企業來說,又該如何降低工程管理成本,降低經營風險呢?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可選擇的方向。
上有數字中國的十四個五年計劃,下有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改革,可以說數字化已經成為建筑企業避不開的發展道路。
那么數字化究竟對建筑企業有何幫助?
可以這么說,各個場景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很多行業難題,最顯著的便是實現各項工程成本、風險的降低。
比如前文所提及的安全帽采購問題,傳統采購由于不透明,可操作空間大, 就很容易產生灰色地帶,成本很難控制;最關鍵是風險也大,如果采購人員不慎采購了質量低下的劣質安全帽,引發了一些安全事故,那所造成的損失就極大,輕則企業整年利潤打了水漂,重則涉及事故追責。
但如果建筑企業進行數字化的轉型,使用專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就能對供應鏈和采購過程進行線上實時的管控,采購更加透明,企業采購的成本更低,風險也更低。
此外還有企業管理者最擔心的經營風險管控問題,過去只能靠管理人員的經驗,但隨著使用經營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工程企業可以使用新技術和產品,運用一些大數據風控體系或風險預警功能等方式來進行項目風險的監控和管理,大大降低了企業經營或施工風險,給予管理者決策上的助力。
工程公司數字化轉型同樣也是建筑行業發展的趨勢,如果你也面臨發展瓶頸或想更快實現數字化,可以留言,獲取更多工程數字化解決方案,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主動權,接更多工程,讓工程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