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首都消防部隊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全方位打造一支隊伍素質精干、專業程度精尖、攻堅能力超群的現代化首都消防鐵軍,確保圓滿完成社會面各類滅火搶險救援任務和“十八大”的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結合《2012年戰訓工作要點》的總體思路和總隊領導有關要求,總隊決定在本年度大力開展基地輪訓工作,4月5日,隨著東城第一、東城第二、西城第一、西城第二支隊的官兵進駐教導大隊開展訓練,標志著2012年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基地輪訓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輪訓工作緊緊圍繞提升部隊滅火救援“初戰、攻堅、機動”三大能力的總體工作思路,面向總隊基層全體滅火救援一線官兵,拓展訓練、演練科目,以操法訓練、實戰演練為主要訓練內容,針對各單位在日常滅火救援和訓練中的薄弱環節充分利用教導大隊訓練場地和現代化模擬訓練設施,進行強化訓練,形成長效機制,有效提高部隊處置復雜災害事故的綜合能力。
亮點一:創新組訓模式,發揮支隊級作用。
此次輪訓工作共計5個月,涉及城區及遠郊區縣19個支隊,并結合區域情況劃分為5片區,指定東城一、朝陽、海淀、豐臺、順義支隊為每個片區的牽頭支隊,其余支隊為成員支隊,分時段開展訓練,牽頭支隊具體負責輪訓期間的各項工作,包括組織各成員支隊參謀長召開聯席會,制定共同的組訓方案、訓練計劃、訓練科目安排及訓練期間的各項保障措施,這一舉措充分的調動了各單位戰訓崗位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發揮了支隊機關戰訓部門的組訓能力。
亮點二:利用基地訓練設施,開展模擬綜合實戰訓練。
目前我總隊還有部分中隊的訓練場地還不能滿足大型訓練科目的開展,影響了訓練效果,總隊黨委的這項重大決定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各支隊也充分的利用了這些便利條件彌補了在平時訓練及滅火救援工作中的不足。自2010年12月總隊教導大隊經翻建正式投入使用后,先后承擔了總隊新兵訓練、攻堅組培訓、比武競賽、大型綜合演練和總隊組織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工作,其標準的訓練場地、優質的食宿條件、大型攻堅組訓練器材和煙熱訓練裝置、高層模擬建筑、石油化工裝置、建筑倒塌模擬設施,為各參訓單位提供了優質的訓練保障。
亮點三:探索戰區組訓機制,提升區域作戰能力。
此次輪訓工作采取了靈活訓練模式,按照每個支隊所屬中隊每天抽調一部車、一個作戰單元或一個攻堅組的方式開展訓練,在訓練中重點加強了支隊與支隊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訓練,主戰隊與增援隊之間的配合能力訓練,增強了不同單位之間人員、車輛、器材的熟悉了解,為應對多單位聯合作戰情況下能夠科學、合理、有效、快速的完成各類滅火救援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亮點四:自主設置訓練科目,方法靈活實用。
各支隊在訓練中結合了“執勤崗位練兵活動”和“鐵軍消防中隊創建標準”中班組合成訓練、中隊合成訓練科目開展訓練,也結合了日常滅火救援工作中和訓練中技戰術應用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利用煙熱訓練設施開展噪聲、濃煙、高熱情況下的適應性訓練,著重解決強攻近戰意識差、班組配合能力不強等問題,同時,還自行設定演練課題,主要圍繞典型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積極開展了綜合演練。
總隊基地輪訓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訓練期間總隊領導多次過問訓練工作開展情況,司令部李建春參謀長在部務會上專題部署此項工作,趙明生副參謀長,戰訓處周勝處長等領導親臨訓練場地檢查指導各單位訓練工作開展情況,東城第一支隊張國棟參謀長;東城第二支隊徐群副支隊長、岳章主任;西城第一支隊王振宇副支隊長、李潮參謀長;西城第二支隊石祥參謀長等支隊領導也多次隨隊來到訓練場地指導訓練工作,充分體現了各單位對基地輪訓工作的高度重視。下一步,總隊將繼續挖掘各單位在訓練中好的做法進行推廣,繼續鞏固和完善現有的訓練模式,使訓練更科學、更有效、更合理,真正達到訓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