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公安部等八部門部署實施《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
八成火災由人為因素引發
據介紹,當前立足于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社會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適應社會消防安全需求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總體上仍處于火災易發、多發期,重特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的基本情況。2000年以來,全國共發生火災220萬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4.9億元,受傷24715人,死亡22592人。 火災原因調查顯示, 80%以上的火災都是由于消防安全意識不強、責任制不落實、消防安全常識缺乏、違反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人為因素引發的,而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沒有及時有效從火場逃生,被濃煙熏嗆窒息死亡。 省消防總隊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全省持續開展了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從檢查督導的情況來看,消防車通道被占用、安全出口鎖閉、常閉式防火門打開、消火栓損壞、疏散通道堵塞等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隱患較為突出。這些都告訴我們,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已成為當前非常迫切的任務。同時,我國近年來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及交通事故頻發,廣大群眾對應急處置和緊急避險知識技能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作為我國首個由多部門聯合制定的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的綱領性文件,《綱要》的制定出臺,對于激發公民關注消防安全、學習消防知識、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質,提高全民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撲救初起火災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事故,保持全國火災形勢的平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縣級行政區域五年內應建有一個消防科普教育場館
據了解,《綱要》起草過程中,借鑒了美國、日本和香港、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的成功經驗,并緊密結合我國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現狀,充分照顧東、西部差異和城鄉區別,具有易于推廣普及,操作性、實效性強的特點。 據介紹,《綱要》的頒布實施,將有效推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為主題,以家庭社區、學校、農村、人員密集場所、單位五個專項行動為載體的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的廣泛開展。 此外,《綱要》也對消防宣傳教育設施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如,到2015年底,縣級行政區域要專門建設或依托消防隊(站)、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公園、學校等,建成一個以上功能設施比較齊全、能同時容納50人以上參觀的消防科普教育場館;60%以上縣級行政區域配備消防宣傳車。 新聞背景資料 1.人為因素引發的重特大火災案例美國預防家庭火災有兩大高招,一是在家庭中安裝小型的火災自動報警器和自動噴淋滅火器,使用煤氣的家庭,安裝煤氣漏氣報警器。據統計,在城市居民中,大約有75%的家庭備有火災自動報警器、自動滅火器和煤氣漏氣報警器。二是推廣阻燃的衣料和被褥。美國法律明文規定,老人和孩子穿的衣服以及他們所使用的被褥、床上用品等都必須是阻燃織物做成,有效地確保了家庭成員的人身安全。
日本從小學階段就設置消防課程,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階段,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強化教育學習,從根本上提高了國民消防素質。此外,日本消防當局制定家庭防火“七不準”,組織婦女消防俱樂部,組織檢查家庭用電設施,推廣并逐步普及家庭防火裝置,鼓勵家庭向不燃化方向發展等,這些措施都有力保障了家庭生活的消防安全。 3.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五大專項行動 ——家庭、社區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家庭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至關重要。2000年以來,70%以上的亡人火災事故都發生在家庭。省消防總隊倡議,為了您和家人的平安幸福,家庭成員應自覺學習安全用火、用電、用氣、用油和火災報警、火災撲救、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識技能,家長應教育未成年人不玩火,自覺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每個家庭應制定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全體家庭成員進行演練。 此外,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應將家庭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平安社區”、“文明社區”、“五好文明家庭”等創建、評定內容;引導城鎮居民家庭和有條件的農村家庭配備必要消防器材,其他農村家庭配備簡易滅火器材。 ——學校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學校是特殊的公眾場所,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綱要》對學校組織開展常態化宣傳、重大宣傳活動及宣傳陣地建設等做了明確規定。如,學校應落實課堂消防安全教育,每學年組織師生開展疏散逃生演練等活動;小學、初級中學每學年應布置一次由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應鼓勵學生參加消防安全志愿服務活動,每名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消防安全志愿活動應不少于4小時。 ——農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專項行動。當前農村消防安全形勢依然比較嚴峻,火災起數、人員傷亡數居高不下,村莊消防安全問題比較突出,村民消防意識薄弱、缺乏自救互救技能的現象普遍存在。《綱要》從宣傳制度、宣傳隊伍、宣傳陣地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如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應制定完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制度和村民防火公約,指導村民建立健全自治聯防制度,輪流進行消防安全提示和巡查,農忙時節、火災多發季節以及節慶、民俗活動期間,鄉鎮、村應集中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專項行動。近年來,人員密集場所火災形勢比較嚴峻,僅2009年一年,就發生了福建長樂市拉丁酒吧重大火災、武漢市漢正街批發市場特大火災、中央電視臺新址附屬文化中心建設工地特大火災等多起引發社會重大影響的火災事故。人員密集場所位置設置不當,未按照規范裝飾裝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堵塞,經營業主消防意識淡薄、消防管理不到位是火災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綱要》明確規定:人員密集場所應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設施等位置設置消防安全提示;向顧客提示場所火災危險性、疏散出口和路線、滅火和逃生設備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人員密集場所應定期開展全員消防安全培訓,落實從業人員上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制度,確保人人具備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 ——單位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實踐證明,社會單位消防宣傳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單位火災防控能力的強弱,決定了應急處置和疏散逃生自救能力的強弱。《綱要》要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建立本單位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制度,健全機構,落實人員,明確責任,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應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張貼逃生疏散路線圖。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至少每半年、其他單位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滅火、逃生疏散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