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場應用研究是指消防裝備企業在生產、研制過程中對已生產產品的火場應用性能測試、實驗、操作、分析并形成理論分析,以利于產品改進和更新,達到更大的使用性能而進行的研究活動。
火場應用研究是我國消防裝備科研中的薄弱環節,長期以來,我國消防裝備企業未能與公安消防部隊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科研單位有時甚至是閉門造車,造成裝備在火場應用的許多問題。
一、火場應用研究是推進消防裝備實現產業化的真正的必然選擇
從我國幾十年的消防裝備產業發展來看,我國消防裝備產業仍然是消防產業發展前景最薄弱的產業之一。消防車輛與裝備企業熱銷產品中,生產企業占3%,代理商占13.6%,活銷商占9.1%,消防車輛與裝備占最具活力發展產品的7.3%,這些百分比在整個消防產業是非常偏少的。
入世以來,國外有實力的消防裝備企業開始涉足中國市場,以消防車輛為代表的一大批消防裝備涌進了中國的消防部隊,這其中既有國外產品具有科研,資金優勢的原因,也與我國消防市場不規范,企業缺乏競爭力有關。當前,我國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的消防救援隊伍日益重要,對消防裝備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上升,我們非常有必要在消防科技開發思路上多想想辦法。
(一)從消防滅火救援現狀看消防隊伍對裝備的需求
裝備作為當代消防隊伍戰斗力的自身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實戰意義。消防裝備是作為人類克服火災的一種武器必將長期存在,消防裝備的核心意義是在事故已發生的情況下,為人類救援物資或受災人員生命起輔助作用;或者是為了充分保證救護人類的人身安全,避免危險情形下救援人員傷亡。所以消防裝備是人類為了應對災難而發明、制造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首先要強調的是實用性,在實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才能強調裝備的美觀。因此,可以說消防裝備是從火場(搶險救援現場)中來到火場中去的。“從火場中來”,是指消防裝備要從火場(救援現場)的實際需要出發,根據科技發展工藝制造的基礎,研發和生產消防裝備;“到火場中去”是指這種研發的裝備可以更快捷地到火場中去并發揮巨在的作用。消防裝備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統化、專業化和多功能化等特征日趨明顯。在21世紀的災害事故現場上,防化裝備、激光裝備、單兵攻防裝備、防高溫裝備、納米裝備、無人化裝備等將成為未來消防裝備的主旋律。
高度重視個人防護裝備建設,提高廣大消防官兵在特殊環境下的滅火救災、搶險救援和處置突發事件中的攻防對抗能力,突出消防裝備的綜合集成功能,也是今后我國消防裝備配備的顯著特征。
(二)從市場營銷學角度看消防裝備的營銷
企業是經濟社會中一種獨立的經濟實體,它用一定量的經濟投入來換取一定量的經濟報酬。企業的最終目的是贏利,但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進行消防裝備營銷,是消防裝備企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現代市場營銷學認為,企業營銷活動的出發點是顧客需要,所有的營銷策劃都必須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那么消防裝備企業而對的客戶是消防救援隊伍,消防救援隊伍是為了撲滅火災或搶險救援而存在的,消防裝備企業就必須滿足的客戶需求就是火場對裝備的需求。所以,火場應用情況對消防裝備企業是至關重要的。
二、火場應用研究是實現消防裝備優化組合的重要途徑
(一)消防裝備的優化組合對滅火戰斗力提高的作用
從這么多年消防部隊裝備的經驗來看,消防裝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科學合理的消防裝備組合才能發揮最佳效益,這是因為消防裝備具有非常廣泛的組合互補性,大批量重復購置既不經濟也不利于先進性能裝備的更新換代。消防裝備的優化組合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它對科學地組織消防規劃和消防部隊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的,如有些城市配備了博浪濤曲臂登高車,但該城市最高只有15層的高層建筑,卻配備了72m的舉高車,顯然是不科學的。
(二)火場應用研究對消防裝備優化組合的建議
真正實現消防裝備的優化組合并不簡單,需要生產企業、消防部隊建立長期、持久、良好的協調關系,認真分析和研究滅火搶險救援戰斗中裝備的實際使用情況,生產企業要及時了解和部隊使用狀況,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進行研制生產并投入產業化,并且有開發潛力的產品可以推廣并形成規模系列化生產經營。
三、火場應用研究的具體內容與模式分析
長期以來,消防部隊為了解決實戰運用與裝備企業脫節的實際狀況,有條件的消防支隊組建了車輛修理所,既可以修理裝備器材,也可以適應消防裝備的實際情況經營一些產品。國內較有名的蘇州消防支隊修理所,還組成了自己的經營實體—蘇州振翔消防裝備有限公司。但是大多數消防支隊未能組建修理所,所以真正的火場應用科研屬于消防科研中的薄弱環節。
(一)部隊與裝備企業應建立廣泛而深入的聯系
部隊與裝備企業應建立廣泛而深入的聯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通過ISO9000認證體系中的客戶滿意服務管理,及時了解產品使用情況和改進意見;
企業定期或定期召開新產品研發分析會議,認真聽取部隊意見,征求火場一線指戰員對裝備的考察和論證;
2、公安消防部隊適當在后勤比武練兵、火災演習、訓練中及時召開裝備改革會議,并邀請企業參加,共同研發。
(二)部隊與裝備企業建立互為依托的關系
企業要與駐地消防支隊(總隊)結成科研伙伴,建立良好的關系,全國各有關消防裝備的科研、設計、生產單位要經常深入基層,善于傾聽建議或意見,集思廣益,開拓創新。
四、火場應用研究與其他消防科技進步的比較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是國內公安部直屬的科研機構,主要承擔著火場防護,個人防護、個人防護裝備科研項目的實施與落實。但從消防科技與其他比較來看,消防裝備的火場應用研究依然是消防科技中的薄弱環節。比較其國內其他消防科技的發展來消防裝備的火場應用研究缺乏系統化和規范化,這主要是由以下幾點原因:
①消防裝備保護的是消防搶險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在科研中不可能拿人體做實驗,只能從一些醫學或其他相關資料中加以提取分析,用比較的方法研究消防裝備的火場應用程度。例如避火服試驗,要求抗火焰性能在模擬火場溫度1000℃的條件下,內表面溫度升高不大于13℃。這個實驗不可能拿真人做試驗。
②消防裝備火場應用涉及科研,產業眾多單位,單某一企業或科研機構很難形成全面有效的消防科研。消防裝備產業在消防行業中屬于比較狹窄的產業,投入的精力也較少。
正因為我國消防裝備火場應用研究的薄弱,所以許多消防裝備并未真正發揮全部效能,在火場上許多消防裝備因不使用不當,組合欠當或者缺乏實用性、系統性,并未實現真正的裝備效能。與民用消防產品相比,消防裝備的火場研究很多潛力有待挖掘。
我國公安消防部隊涌現出來許多杰出的消防戰訓專家,如上海市消防局副局長陳寒根,江蘇消防局副局長伍和員、李海等,這些專家都從實戰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消防裝備的火場應用問題,值得認真總結,加以提高。
五、火場應用現狀與展望
火場應用研究在我國消防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多滅火專家都為此奉獻了聰明才智。陳寒根副局長歷經許多火場經驗,用一個小針頭發明了水幕水帶,這就是火場研究的鮮明例證,如今水幕水帶早已行銷全國消防部隊,成為火場救援戰斗不可缺少的消防裝備。蘇州捷達消防車輛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明,從戰斗員成長到蘇州消防支隊支隊長,他退役后創辦的蘇州捷達消防車輛公司,歷經數年發展,已經建成亞洲最大的消防車生產車間,進軍中國消防30強。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部隊、企業一體化。互為依拖,互為促進,不僅可以使公安消防部隊戰斗力進一步提高,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火災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在湖南衡陽11.3事件等一大批消防官兵趕赴火場后再也未曾歸來的今天,如何進一步提高消防裝備的火場實用性,開展火場應用研究,為我國公安消防救援隊伍提供性能優良,實用性強的裝備器材,我國的消防裝備企業任重而道遠。(來源:紅門消防知識網 作者:丁顯孔 消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