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黨的“十八大”各類滅火救援準備工作,提升部隊滅火救援戰斗力,海東支隊堅持以“練為戰”的指導思想,立足“打大仗、打惡仗”的實際,以提升協同配合作戰和救援救災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崗位練兵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從實戰需要出發,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狠抓官兵的體能素質和業務技能訓練,培育和官兵堅忍不拔的意志,再次掀起打造“消防鐵軍”的活動熱潮。
創新訓練手段,突出發掘官兵潛能。為避免官兵對訓練中產生厭煩心理,支隊積極拓展思路,在體能訓練中采取一些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模式,將娛樂與訓練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官兵的訓練興趣。通過開展趣味體能,極大地調動廣大官兵的訓練熱情和訓練積極性,使官兵感受到訓練工作不是枯燥無味的機械運動,從而增加了樂趣、增進了友誼,提高了訓練效果。
強化體能訓練,增強官兵身體素質。支隊立足現有裝備和兵員結構特點,合理劃分練兵時段,科學確定訓練內容,主要以《公安消防部隊鐵軍中隊評定標準》為依據,科學創新訓練模式,注重技能、體能訓練的有機結合,主要以體能極限科目訓練為重點,嚴格組織施訓,弱項重點練,強項鞏固練,不斷查找訓練死角,加大訓練力度,提高官兵的身體素質,以適應各種滅火救援任務需要,為提高技戰術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強“六熟悉”訓練,提高應戰水平。結合轄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調整,組織部隊深入開展“六熟悉”訓練,通過對重點單位的建筑結構、重點部位、疏散通道、前進路線、固定消防實施等情況的熟悉,對滅火作戰預案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完善。完善數字化作戰預案開展實戰演練。支、大(中)對222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行了建筑消防調查測試,并完成數字化作戰預案指揮系統錄入工作。開展支隊級熟悉演練8次、夜間演練7次,中隊級無預案拉動42次。大中隊開展滅火實戰演練217次。
加強裝備訓練,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進一步加大對器材裝備、特別是特種器材及車輛的各種理論知識、使用范圍和操作規程進行全面細致、認真嫻熟的掌握,使每名官兵通過學習,都能夠入腦、入心,人人達到平時會講解、示范,戰時會操作、會應用,嚴格落實車輛日常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存在隱患的車輛器材裝備,及時對破損的器材、裝備進行維修、更換,保證車輛始終處于戰備狀態,確保隨時都能“拉得出、打得贏”,充分彰顯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提升部隊整體戰斗力,確保滅火救援任務的圓滿完成。
強化部隊安全工作,為官兵創造良好練兵環境。支隊要求所屬單位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嚴格落實干部跟班作業制度,嚴密組織,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必須嚴格操作規程。對各種車輛、器材的訓練和操作,強化監督檢查,認真排查事故隱患,及時堵塞漏洞,特別是涉及室外訓練、高空訓練的科目時,做好訓練前的安全教育,對防護器材進行檢查,堅決消除安全隱患,嚴防各類訓練事故的發生。
原作者:韓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