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東支隊牢牢把握貫徹落實《公安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大綱》及5個配套文件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從更新內容、創新方法、豐富形式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規范化建設的新途徑,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堅持黨委統領,正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支隊黨委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公安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大綱》以來,針對部分干部認識有差距、落實制度不嚴格等突出問題,支隊黨委通過黨委會學習討論、干部大會動員部署等形式反復強調落實好《大綱》的必要性,堅決糾正重業務、輕教育的錯誤認識。支隊領導及政治部門多次深入基層部隊開展督導,現場按照大綱要求糾正基層部隊存在的教育不規范、內容不落實、職責不明確的問題,通過多種有效措施,規范了全區部隊的教育行為,實現了全區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平衡發展的效果。
堅持按“綱”施教,培養造就業務精通的政工隊伍。一是在相互學習中提高業務能力。支隊每年利用年末歲初組織一期政工干部培訓班,采取理論學習、座談討論、交流授課等方式,有效提高政工干部的組教能力;組織政工干部參加兄弟單位舉辦的培訓班,在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二是鼓勵政工干部在實踐中鍛練提高。通過舉辦貫徹落實《大綱》推進會、政工干部業務技能競賽等形式,讓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掌握必備知識、具備相應素質。
堅持工作創新,緊扣時代特點搞教育。在認真貫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大綱》的同時,支隊認真研究和探索新時期部隊政治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推出多種貼近官兵實際、符合時代特征、適應官兵需求的教育形式。一是開展遠程視頻教育。支隊積極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及時在全區消防部隊實現了遠程視頻集中授課的教育形式。支隊政治處按照年度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根據政治教員隊伍個人文化素質,分別下達不同的授課題目,安排政治教員集中授課,從而,有效緩解了部分單位教育力量緊缺、教育準備不足、教案和課件質量不高、授課效果不好等問題。今年以來,支隊共開展遠程視頻授課15個教育日,官兵受教育率達到100﹪;二是開展“三位一體”的互動教育。支隊通過網絡拉近了官兵與親人的距離,讓遠方的家長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列。互助大隊借助網絡視頻、語音聊天系統,定期組織官兵與家人和親友視頻見面,溝通感情,緩解工作壓力,解開思想疙瘩,有效形成“部隊、官兵、家庭”三位一體的互動教育模式;三是引入心理教育機制。支隊通過引入心理教育機制,適時組織官兵開展心理測評、心理疏導、心理行為拓展訓練等活動,科學判斷官兵心理壓力指數,有效緩解了官兵心理問題,為全體官兵建立了專業的心理檔案。平安大隊定期邀請轄區心理專家來隊為官兵進行心理輔導治療,有效緩解官兵心理壓力,確保官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四是加強基層教育監管。為了便于統一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支隊研發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系統”,設置組織建設、干部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網上榮譽室、網上隊史等欄目,將思想政治工作實現系統存檔,資源共享,隨時監管,及時總結,便于自學,適時交流。既減輕了政治工作量,又規范了管理;五是落實備課示教。支隊每季度結合教育準備會組織開展一次備課示教活動。根據季度教育任務安排,隨機抽點政治教員就備課情況進行試講示教,通過整理授課思路、會診教學難點、完善教案課件,達到了“一人試講、大家支招、眾人點評、全體受益”的效果。同時,為了適應教育工作需要,支隊利用政工網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系統建立了電子教案庫和備課資料庫,為教員備課提供了資源。
堅持文化育警,賦予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內涵。支隊充分發揮警營文化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鼓舞人的載體功能,結合地域特色和部隊實際,積極打造“一地一品牌、一隊一特色”文化精品,支隊《軍樂隊》、互助大隊地域特色鮮明的《輪子秋》及《安召舞》、平安大隊《電聲樂隊》及魔術、樂都大隊《威風鑼鼓》及情景劇、民和大隊宣傳小分隊、循化大隊相聲宣傳隊,常年活躍在消防宣傳陣地和文藝舞臺上。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營造了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教育氛圍。
堅持面向一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亮劍實戰。支隊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緊緊圍繞新時期防滅火中心工作,將思想教育的成效轉化為承擔滅火救援工作的強大動力。在處置“4.14”玉樹抗震救災、格爾木防汛抗洪、“8.7”舟曲泥石流搶險救災、“4.9”西寧市青海夏都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紡織品大樓火災等大型火災事故中。不畏艱險,連續作戰,充分體現了新時期消防官兵英勇無畏的尖兵本色,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支隊搜救犬分隊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支隊先后被團省委授予“抗震救災搜救青年突擊隊”榮譽稱號和“青海省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集體”,被省消防總隊評為“格爾木防汛抗洪先進集體”和“舟曲抗擊特大泥石流先進集體”;支隊黨委連續3年被省消防總隊黨委評為“優秀黨委”;支隊軍政主官連續2次被省消防總隊黨委評為“一對好主官”;支隊被海東行署榮記集體一等功1次。多人受到立功獎勵。